PageSpeed Insights (PSI) 是由 Google 技術支援的網頁測試工具,會回報網頁在行動裝置和電腦裝置上的使用者體驗,並且提供對該網頁的改善建議。

好久不被 PageSpeed Insights 所困擾了,因為,只要是這種尿性 (只看分數) 的客戶,我似乎都不接這類的網站代管。
但,最近被一個老客戶的 SEO 團隊打到,開始跟我討論 PageSpeed Insights 的分數問題。
該客戶的網站開啟的速度真的不慢,Kinsta 的 Google Cloud C3D VM,台灣彰化數據中心,配合 Cloudflare Enterprise CDN 網路,但就是 PageSpeed Insights 分數 35 – 50 分,開始懷疑伺服器效能不夠好。
我只想說:
PageSpeed Insights 的分數不等於「≠」速度,也不等於「≠」伺服器效能。
什麼是 PageSpeed Insights ?
PageSpeed Insights 是 Google 提供的一個免費工具,用於分析網頁的效能表現;它會根據多項指標,例如:載入時間 (LCP)、互動時間 (FID)、視覺穩定性 (CLS) 等,給出一個綜合評分,範圍從 0 到 100 分,分數越高,表示網頁的效能表現越好。
這些指標旨在評估用戶體驗,而非單純的技術效能。
關於這個分數問題,真的不想再解釋了,有太多第三方的因素會影響到分數,嘴都說酸了,客戶還是認為 PageSpeed Insights 的分數「低」就是網站「慢」,用分數的高與低來評斷伺服器的效能,並會影響 SEO 的排名,完全掉入分數的泥沼。

有誰不喜歡 100,但是,這不能只靠伺服器單方面來出力,給你最好、最快、最貴的伺服器,沒有網站前端「適當」的設計,PageSpeed Insights 的分數也不會好看。
懂嗎 ?
若有任何行銷公司或行銷顧問拿著 PageSpeed Insights 的評測分數告訴你:你的網站分數太低了、網站速度太慢;請勿相信他們,這是非常不專業、欺騙的說法。
請你勇敢的拒絕這種不肖行銷公司或顧問。
結論
PageSpeed Insights 的分數是參考值,但它並不等同於網站速度或主機效能,它更注重用戶體驗的綜合評估,而非單純的技術指標。
要真正提升網站效能,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最佳化,包括網頁前端代碼、主機配置、CDN 使用等等,只有全面考慮這些因素,才能為用戶提供快速、流暢的瀏覽體驗。
因此,下次當你看到 PageSpeed Insights 的分數時,請記住:它只是一個參考,而不是最終答案,真正的目標是讓用戶感受到網站的快速與順暢。
2025/03/01:
已將這篇文章永遠置頂,因為這幾天又開始被 PageSpeed Insights 分數被騷擾著。
廣告行銷商無所不用其極的對 PageSpeed Insights 分數進行欺騙手段,其中某位行銷顧問利用 PageSpeed Insights 分數來欺騙客戶,說認識 Google 和 Facebook 內部人員,投放廣告的費用會與 PageSpeed Insights 分數有關,分數越高,投放廣告的費用就會越低。
然後,客戶就開始失心瘋似的安裝效能外掛、詢問 AI 如何最佳化網站效能,可以達到高分。
暈,今年又多出這一個騙術出來了。
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
選錯了行銷公司,比決策的錯誤更可怕。
Photo by Malicki M Beser on Unsplash
本篇文章也同時發佈在我自己的部落格 www.yungke.li
發佈留言